“青马工程”第二期工作启动及学员选拔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丰富我系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经系部研究决定,将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期)。
“青马工程”旨在依托一批青年学生骨干、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示范作用,并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推优提质、素质拓展、对外交流、扶持社团、自我创新等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作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继而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截止2014年11月14日,我系“青马工程”(二期)学员选拔已经基本完成。本次选拔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团总支推荐、班级推荐两种途径,全面考核考察了推荐学生的综合素质,经系团总支认真讨论,报系部审核通过,选拔了107名同学为我系“青马工程”(二期)学员,并将学员名单在全校公示三天。
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第二期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11月19日下午3点,由工程管理系主办,第二党支部和工程管理系团总支承办的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教学楼312教室隆重举行。学院副院长洪品卓同志、学院党办主任杨敏捷同志、工程管理系副主任邓荣榜副教授、第二党支部书记高晨渊同志,以及工程管理系相关老师、全体辅导员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工管系13级、14级的107名青马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工程管理系团总支书记何新东同志主持。
开班仪式前,与会领导嘉宾及学员代表首先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横幅上签名留念。随后,“青马工程”项目负责人何新东介绍了本次青马二期的重要意义和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学院副院长洪品卓在开班仪式上致辞,洪副院长首先对工程管理系第二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指出,“青马工程”是改进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代青年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洪副院长在讲话要求全体学员要把握好“认知、实践、传播、引领”四个关键,并提出了四点重要意见,教导大家积极主动做一名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
其后,本次青马工程学员代表陈瑶同学倡议全体学员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出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拥有坚定的信念,要拥有过硬本领,最终成为一名艰苦奋斗的实干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用行动阐明一切。
开班仪式最后由青马工程负责人何新东向与会领导、老师及全体青马学员介绍了第一阶段活动议程及安排。至此,工程管理系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本次第二期“青马工程”工程的开展,将推动我院学生工作走向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模式,也将为今后“青马工程”在全院的推广与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核心价值观”第一次集体学习交流会
11月25日下午3时,“核心价值观”第一次集体学习交流会在工程管理系团总支工作室举行。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高晨渊老师、 “青马工程”第二期工作班级小组5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青马工程”负责人何新东老师主持。
何新东老师首先转达了院系领导对“青马工程”试点工作及本次集体学习的关心和希望,并从“理想”与“现实”、“信念”与“坚持”等四个关键词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核心价值观”这一学习主题的看法和认识,并就“青马工程”试点工作第一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细致的描述,指出应将“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贯穿于我们大学生涯的点点滴滴,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性、务实行等。
随后,参加本次学习交流会的青马学员们分别对此次讨论学习的主题“核心价值观”作了自己的认知阐述。在大家相互了解每个人的认识情况后,本次学习交流会进入了激烈又活跃的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不同的思想和认识汇集到一起,不时的加入具有针对性的问答和富有见解行的疑问探索,共同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成才以及如何积极、理性、全面的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相结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第二党支部书记高晨渊老师指出,青马学员应该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与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实践落到实处,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对青年学子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
此次学习交流会结束后,全体青马学员根据讨论成果,各自进行阶段性的思想总结,并计划于11月26日晚再次组织团总支小组学员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
“核心价值观”第二次集体学习交流会
2014年11月26日星期三晚上7点,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二期)“核心价值观”集体学习在系团总支工作室成功举行,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高晨渊、工程管理系团总支书记何新东参加了本次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活动由肖丽同学主持,来自工管系团总支的全体成员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
高晨渊老师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和基本内涵后,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解释了核心价值观。即国家目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应当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应该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集体学习过后,高晨渊老师表示 “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只有取其他人精华,去其糟粕。”何老师为在座的所有学员们送上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此勉励大家。在热烈的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了。
相信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大家对“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后的学习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在“青马工程”(二期) 核心价值观”集体学习活动后,相信大家也会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且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铭记历史,坚定信念”——
讲武堂历史学习暨第一次社会实践筹备会议
为了更好的让青马学员们在参观讲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实践过程中,深刻的体会与感受到此次参观的重要意义,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二期工作的全体学员于11月27日晚7点,在教学楼312多媒体教室观看《凤凰大视野》栏目特别录制的纪实纪录片——《百年军校风云之云南陆军讲武堂》。
通过半个多小时的纪录片观看,青马学员们全面的回顾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那段峥嵘岁月以及那个波涛汹涌的时代。之后学员们分成三个讨论小组,分组对纪录片进行讨论学习,为第二天的集体参观讲武堂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历史积累。
在历史学习完成之后,针对第二天的社会实践,青马学员们根据社会实践的三个主题,制定行程时间及路线安排,并最终推选出40名同学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最后,“青马工程”负责人何新东老师强调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相关注意事项,并选定了六名同学,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安全负责员,负责各组青马成员的行程安全等事务。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暨第二阶段计划研讨会
12月2日下午1点,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二期工作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暨第二阶段计划研讨会在教学楼214会议室召开。“青马工程”负责人何新东老师、第二党支部书记高晨渊老师、系学工秘书陈玉敏老师及在第一阶段中表现突出的40多名青马学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工程管理系团总支副书记肖丽同学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青马工程”负责人何新东老师介绍二期工作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具体介绍了此次培训活动的目标、任务、纪律、要求,强调了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引起了广大参训人员的重视。
青马学员肖丽同学代表全体学员作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并提出第二阶段工作计划,报请老师及学员审批。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做好有关“青马工程”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系学工秘书陈玉敏老师对本期参加培训的青马学员提出了希望和美好祝愿,鼓励他们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建立友谊,为广大同学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此次会议通过了第二阶段的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四中全会法治精神”讲座学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团学工作交流、观看电影——《我的1919》(暂定),以及领导专访、“青马工程”第二期工作总结大会等事项。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军。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11月28日上午,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二期工作的40名学员在五名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翠湖西岸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面对历经百年风雨的讲武堂旧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让每个学员都为之震撼和触动。
通过博物馆内的讲解员的耐心而细致的讲解,青马学员更加全面的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革命者们不惜一切代价的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信念和决心。特别的,当大家听到讲解员说到,当年讲武堂的校长李根源将军为讲武堂学生们制定的校训为“坚忍刻苦”四字,讲武堂还制作了系列军歌,歌词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每晨早操都要集中唱讲武堂军歌。青马学员们联系到城建学院要求的早晚自习的制度,不禁感慨,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意志,学习当年革命志士们的优良习惯和坚定信念,与时俱进的结合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积极地执行、贯彻,并且维护学院各相关制度,争做一名合格的城建学院学生,做一名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青马学员们结束了此次的“铭记历史,坚定信念”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参加,并将此次参观的心的感受写成文章,在思想上加强对理想与信念的认识和感悟,为下一阶段的“理想与信念”集体学习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感受名校风采”参观西南联大旧址
2014年11月28日,由工程管理系五名老师带队, 选拔了“青马工程”第二期40名学员来到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联大纪念馆,重温联大历史,学习联大精神。西南联大是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在隆隆炮火中,于1937年从长沙迁至昆明,三校合一建立的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仅短短九年,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璀璨的奇迹。2014年11月28日,由工程管理系五名老师带队, 选拔了“青马工程”第二期40名学员来到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联大纪念馆,重温联大历史,学习联大精神。西南联大是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在隆隆炮火中,于1937年从长沙迁至昆明,三校合一建立的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仅短短九年,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璀璨的奇迹。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了解到当时的联大师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宽广的爱国情怀时,青马学员们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何时,青年永远是走在时代的最前,青年人要勇于负起时代的责任,只有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勇于负起时代的责任,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利益。
“铭记历史、坚定信念”不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历史给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责无旁贷,立足本次实践活动的宗旨,更加紧密的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深刻主题,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感受名校风采”参观云南大学校本部
11月28日下午3时,我院工程管理系“青马工程”二期工作的40名学员来到云南大学校本部,参观云大东陆园,感受名校风采。
本次参观东陆园,由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四兼职辅导员雷伟老师作为讲解员,带领我院青马学员一行实地参观。雷老师充分的赞誉了我院“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鼓励青马学员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现实基础,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将“青马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贯彻和运用。为了加强我院大中专学生与本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雷老师提议我院“青马工程”二期工作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呈贡校区与本科院校就“青马工程”相关团学工作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工作。
如诗如画的东陆园,让大家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半个多世纪的古老建筑、飘满金黄银杏的银杏大道、不怕行人的小松鼠,以及随处可见的树荫下学习的同学,都给青马学员们留下来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家谈到,可以将这种学术氛围借鉴到我院班风学风的建设中,创优争先,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我院的学术环境建设的更上一个台阶。
